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新闻
东莞制造业:升级的烦恼
梁钟铭是人口红利的受益者,如同中国所有那个时期的制造业主一样。
当年,梁钟铭与其他来东莞投资办厂的企业家,主要是看到了劳动力的红利。上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的成本高企,缺工严重;梁氏家族创办的玩具加工企业也遭遇到这个问题。这时候,一些偷渡到香港去招商的东莞本地的村长找到了他。
但是出于对当时中国发展环境的顾虑,梁钟铭起初有些犹豫。直到有一天,东莞县外贸局局长亲自对他说:我用生命向你保证,没问题。
随之,“三来一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被确定下来,东莞成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试验地,甚至机器设备都是购货方直接提供。中国这些企业除了提供人力和厂房之外,不用任何其他方式的投入,成为名符其实的加工基地。这种方式没有任何的定价机制,只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厂房获取微利。
很多外资企业,也逐渐以香港为跳板进入了中国内地。上世纪90年代,打工浪潮在中国兴起,当时曾有一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描述了那个时代的景象。
而在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后,招工逐渐变得困难。梁钟铭此时已经是贵州省政协委员,他利用这层官方关系,和各地政府驻扎在广州办事处的劳务输出机构合作,开始向内陆省份招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帮助输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而大批内陆省份的农民成了工人。此时,劳务市场仍是买方市场。
2005年前后,由于劳动力的缺乏,梁钟铭剥离了玩具的配套生产业务,由其他企业加工代理。
新一代农民工表现出了一些区别于上一辈的特点。2008年1月1日,倾向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制造业不得不为工人缴付社会保险。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一些厂家开始经营吃力。“这一法律规定了工人的底薪和加班费的标准,这就不像以前由企业自己来定给工人发多少工资了。”投资了多家公司的蔡志忠告诉记者。他早期在东莞经营服装,现在主要的业务是入股新兴产业公司。
来自广东湛江的打工者王磊,今年42岁,在东莞塘厦镇的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做磨具工人。他的收入,算上加班费,每个月不足5000元。他告诉记者:“新入职员工在一年内,单位是不给交社保的。这部分社保费用,单位会强制从工人的工资中全额扣除,满一年后才按规定缴纳。”
龚佳勇说,近几年,东莞制造业的平均缺工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