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新闻
“互联网+”协同制造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
“互联网+”协同制造的重点方向
“互联网+”协同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交织并进,更加突出互联网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变革的推动作用,这项行动围绕“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化”四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基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将给制造业带来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并在互联网技术与生产制造全过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具备了发展智能制造带动制造业实现新跃升的良好环境。在当前形势下,应紧紧把握我国信息通信、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制造业大国大市场优势,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牵引的双重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用的合力,着力提升核心软硬件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鼓励以工业生产需求为引领,促进工业发展模式变革。
二是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传统标准化生产模式下,企业与用户间信息交互不充分、企业内生产组织缺乏柔性,所以同质化生产是最经济合理的选择。随着C2B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市场逐渐由生产导向转为用户需求导向,千篇一律的共性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制造企业可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D显示、移动O2O等打造用户聚合平台、多元社交平台,收集用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逐步改变原有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和生产体系,从而打破渠道单一、封闭运行、单向流动的传统供需模式,使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的全环节更加紧密并高效协作,实现“个性化”与“规模化”理念的相辅相成。当前,海尔、红领等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在各自领域开展了相关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成熟,柔性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线将逐步普及,按需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常态。
三是提升网络化制造水平。受空间、资源等限制,传统企业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基本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放的协同服务,可实现企业内部以及全球各方设计研发者之间的协同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提高企业研发效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众包设计研发及云制造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目前,在国内已涌现大量网络化制造模式案例,例如在天智网云制造平台上,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超过2万家企业可以与上线企业实时对接,快速共享生产资源。宝信软件打造的“上海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汇集了汽车、民用航空、钢铁等领域上百类制造资源,为企业提供云设计、云仿真、云制造等服务。数码大方“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为3万多家制造企业提供软件租用、设计、制造等服务。这些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如果能逐步在全行业推广,将有效改善我国制造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生产与创新能力低、成本高等问题。
四是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供需对接日益便捷等因素作用下,制造本身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增值性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部分工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新技术,整合分析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海量数据,并反馈至研发、制造环节,形成各环节紧密协作、服务链与价值链快速联动的新态势。例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近年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数据建模分析、专家诊断等方式,提前预判故障风险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将过去的被动维护或凭借经验开展的定期维护转变为按需提供的主动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制造的有效转型。这样的模式在家电、汽车等行业也具有可复制性,推广后将有效节约企业运维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大幅拓展产品的价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