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新闻
盘点:中国版工业4.0的五大特点
这个新时代的变局虽然刚刚开始,但意义重大。这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是互联网从“虚”的服务业大规模进入“实”的制造业的开始,也即CPS(虚拟网和实体工业的融合体系)体系的实现。未来的制造业,将与服务产业一样,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共同的底盘”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由此,也可以说4.0之后,从此整个社会都将变得智能——工厂变成智能工厂,家居变成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穿戴,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医疗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善于利用技术趋势推动和开发物联网,例如德国和美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工业发展战略。美国制定了“未来制造“计划,而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战略。实际应用方面,物联网应用在过去几年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方面:M2M已经逐步在工业链方面得到应用。到2013年底,M2M设备已经达到195万,428个移动运营商已经提供M2M服务。
在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处在初始阶段。尽管中国各个地区对物联网有一些试点探索和示范项目例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能农业和卫生保健解决方案,但是和美国以及德国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制定的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为工业4.0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两化融合和工业4.0的比较
中国的两化融合和工业4.0有相同之处,也有主要区别。这两个战略都强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整个产品价值链以及业务价值链上,同时也强调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工业的支柱。
具体而言,两化融合主要聚焦:
——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企业利用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加快新技术的出现和刺激技术创新整合。例如,通过整合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而衍生出的汽车电子技术以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