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新闻
“工业4.0”浪潮下 中国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2)提出新型工业改革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战略。“两化融合”中的“两化”即工业化与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其价值体现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制造业管理水平、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促进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变、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加速制造业实现节能减排、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催生制造业新的业态等诸多方面。
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政府不但给予资金支持,还通过补贴、减税和其他手段鼓励和刺激供需。“十二五”期间,全国研发领域经费占GDP的比重突破2%,超过了英国、加拿大等国。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3)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我国工业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工业4.0引领的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之际,我国依然迫切需要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和先进制造理念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要积极研究部署信息物理系统平台,实现“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在人才层面上,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视,大力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劳动者。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中国有信心、也完全能够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实现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的重大目标。
当然,工业4.0还只在初期阶段,要进入工业4.0时代还需要解决好多难题,比如标准化难题,不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通讯方式、数据格式等,都需要在相同的标准下运行,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工序通过互联网整合在一起。此外,还有诸如网络安全保障等也需要解决,因为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这对工业4.0将是致命的伤害。
我相信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企业家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中国智能制造业在与西方同行的竞争中应该是平起平坐的,甚至是引领者,而不是被动的追赶者。中国需要更多有能力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中国未来的制造业带去新的力量。在工业4.0的浪潮中,中国应当力争上流,不落人后,成为真正的工业强国,世界大国!